Photo Credit:AP/達志影像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11月23日與菲國外交部長陸辛(Teodoro Locsin Jr.)會面 歐布萊恩11月20日至22日訪問越南時與越南總理阮春福(Nguyen Xuan Phuc)會晤。
根本上,有更多、更多、更多不為人知,或被忽略的手足。林朗彥說,無論是香港人的所見所聞還是國際專家的報告,均顯示香港警察合法性已完全崩潰,「包圍警總到底是罪案,還是我們伸張正義爭取民主的必要之舉,我相信香港人心裏已有答案」。
黃之鋒及林朗彥今(23)日選擇在庭上承認部份罪名,而周庭早前已承認兩罪。周庭則說,今天或者在不久的將來,可能要面對人生第一次坐監。在前仆後繼投入抗爭時候,我們的付出,總能鋪墊成凱旋歸來的道路。」 【上庭前想跟香港人說的話】 去年六月十七日,即二百萬人遊行翌日,是我第三次出獄的日子。被包圍期間,警總內警員及職員不能出入,有人報稱在警總內不適送院,救護車到場,有人獲示威者放行。
黃之鋒指三次被囚,對於即將再被囚固然有萬般不願,但對比起很多人,絕對沒有抱怨的空間,「我清楚知道,自己面對的罪名,在二千多位被起訴的手足,絕對是微不足道的輕微罪名⋯⋯這種輕微的案件,根本不配得有那麼大的關注,只不過被告人恰巧是公眾人物,獲國際高度關注,才有這種不合比例的聲援。此源於我和同... Posted by 黃之鋒 Joshua Wong on Sunday, November 22, 2020 去年6月21日「反送中」運動期間,示威者因不滿警察暴力,到警總包圍,警總多個出入口被堵塞,有人向警總掟雞蛋、塗鴉及毀壞閉路電視。譚家就像中國眾多的新富家族那樣,在關鍵時刻把握了機遇,成為時代的弄潮兒,短時間內積累了巨額財富。
根據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91條第2款、第4款規定:醉酒駕駛機動車吊銷機動車駕駛證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,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。大約22時42分許,譚明明駕車逃逸至一個十字路口,追尾撞擊一輛等待信號燈的寶馬車,導致寶馬車瞬間燃燒成一個火球,寶馬車內共有三人,其中兩人當場死亡、一人受傷。還記得2015年,有中國最隱秘的富二代和「上海皇帝」之稱的秦奮,駕駛3000萬的豪車發生車禍,當豪車被撞成廢鐵後,有攝像頭捕捉到他在現場淡定地玩著手機。期間他們駕駛的轎車與八輛轎車發生輕微剮蹭,未造成人員傷亡。
儘管在庭審現場譚明明下跪向受害人家屬致歉,但是受害人家屬並未看到她有一絲的誠意,認為她並不是認真的道歉我自己在《苦勞網》連著寫了幾篇報導,不可否認,無論是採取的切入點或者一些受訪者的發言,同樣也對本次秋鬥有些質疑。
當秋鬥受到那樣多親綠媒體全面圍勦時,你說我看了好受嗎?確實是不好受的。一些社運圈的年輕人,有時候會私下調侃,黃老師雖出身政治系,但對於現實政治的判斷往往過於天真浪漫,就以籌組左翼聯盟並立刻參選大安文山區市議員為例,當時一些年輕人極力勸阻,為他分析評估選戰利害,可他執意為之,認定「此刻左翼崛起之形勢大好」,寧願賠上自己的退休養老金也要投入。政治的敵我關係綁架了我們對於事實與真相的探求,使我們喪失說話的勇氣。但此刻的公共輿論環境,似乎已經難以細緻分辨,立場不同與人格操守完全是兩回事。
這些人一輩子不可能支持民進黨,本來就是藍營的盤(韓國瑜2018選市長時曾短暫跨越過藍綠,到了2020還支持他的基本上只剩深藍)。此刻綠營開放美豬,難道綠營群眾就都愛吃萊劑了嗎?我想肯定也不是,但眼見國民黨的見縫插針,多數人肯定還是全力護航。但是,政治判斷錯一次,錯兩次,錯三次,無法總結經驗並在錯誤中學習,對於新一世代年輕人的看法又總是聽不進去,這樣的固執,恐怕欠缺了擇善,甚至有剛愎自用之嫌。我自己認識的幾位年輕藍營幕僚,都對這次國民黨與秋鬥的結合與操作大感不解。
我支持社運應該政治化,也認為不應該放棄保守派群眾(美國民主黨自由派無力應對川普崛起現象的案例殷鑑不遠),但是無論如何我都必須說,今年秋鬥的「跨度」實在太大,沒人這樣搞的,泛綠團體會把「同志愛最大」跟「牽手護台灣」辦在一起嗎?在台派英粉聚集的場合派賴清德跟柯建銘去嚇人?秋鬥組成各團體長期以來所關注的議題,就算要與國民黨合作,你的群眾基礎也絕對跟今日上街的不是同一群人。印象深刻,黃德北老師在一次記者會上痛批郭台銘是「台灣之恥」,結果引發媒體狂潮,四面八方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,甚至還有人打電話去他任職的世新大學罵人。
但是,我或許改變不了台灣的政治文化,我可以改變我自己,不因關係遠近親疏而有差別對待,於是有話就說。由此也可得知,他投身運動與政治,的確不為己也不為私利。
例如,動輒把秋鬥或黃德北老師貼上「中共同路人」標籤,然後取消其一切發言內容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結果,上街「反美豬」也就罷了,主打一個擺明與「挺中天」議程完全重疊的「言論自由」,無論發佈再多長篇大論的澄清聲明,擺在台灣政治光譜中,就是會直接被辨識為「支持蔡衍明」。國民黨進口美牛時,你說藍營群眾都樂見嗎?我想不是,但是當看到綠營群起反對,他們多半就選擇靜默。文:王顥中 秋鬥結束了。那時深圳富士康發生連續勞工跳樓自殺事件,我參與了一部分在台灣批判血汗工廠、聲援勞權的行動。而包含黃德北老師在內,幾位學者帶頭在學界捲動連署,呼籲富士康開放學界入廠調查、終結血汗工廠。
這是我認識的黃德北老師,只要是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,無畏各方壓力,雖千萬人吾往矣。現實中也是,遊行吸引到的就是挺中天的韓粉,而且是數萬名的韓粉,那種在遊行現場,對不同意見者粗口相向的韓粉。
但話說回來,黃德北老師的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,換個角度或也可稱之為固執。因為固執,所以對於很多不同意見,即便是善意的建議與建言,往往都聽不進去。
黃德北老師對中國的看法,是他獨立治學後所採取的見解,跟中國共產黨的官宣並沒有任何對價關係,說他是「中共同路人」,甚至明指暗示什麼「左統吃香喝辣」的指控,不僅悖離事實,而且實在是惡意重傷。社運圈裡黃德北老師資歷很久,但我個人認識他應該是晚在2010年。
此次的秋鬥,五萬人上街,有多少是「秋鬥」或「左翼聯盟」自己的群眾?運動的口號是「反毒豬」與「言論自由」。台灣政治環境之惡劣,藍綠的二分使公共討論品質極為惡化。只要有點基本政治常識都能知道,韓國瑜確實可能在藍營內是最強,但是靠韓國瑜卻絕對不可能讓國民黨重返執政。稍有點政治頭腦的青壯派,都知道往中間靠攏、吸引更多中間選民,才是未來與綠營一拼的關鍵。
但即便是面對這樣的壓力,他還是不改其志,繼續扮演學者應有的揭露與批判角色。但是質疑歸質疑,網路上有些發言,我個人是實在看不下去的。
是的,誰不「反毒豬」呢?誰又不支持「言論自由」呢?然而,我們可以這樣輕便地取消「名」與「實」之間的裂隙,全然接受事物對自身的意識型態宣稱嗎?──「反毒豬」真的是「反毒豬」嗎?「言論自由」又真的是「言論自由」嗎? 且不說秋鬥的傳統與倫理,就以政治策略來看。這就導致一個荒謬的結果:國民黨青壯派,明明沒要選舉,卻出錢出力,幫韓國瑜+蔡衍明這樣的組合練兵
但此刻的公共輿論環境,似乎已經難以細緻分辨,立場不同與人格操守完全是兩回事。我自己認識的幾位年輕藍營幕僚,都對這次國民黨與秋鬥的結合與操作大感不解。
政治的敵我關係綁架了我們對於事實與真相的探求,使我們喪失說話的勇氣。文:王顥中 秋鬥結束了。稍有點政治頭腦的青壯派,都知道往中間靠攏、吸引更多中間選民,才是未來與綠營一拼的關鍵。台灣政治環境之惡劣,藍綠的二分使公共討論品質極為惡化。
由此也可得知,他投身運動與政治,的確不為己也不為私利。社運圈裡黃德北老師資歷很久,但我個人認識他應該是晚在2010年。
這是我認識的黃德北老師,只要是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,無畏各方壓力,雖千萬人吾往矣。這些人一輩子不可能支持民進黨,本來就是藍營的盤(韓國瑜2018選市長時曾短暫跨越過藍綠,到了2020還支持他的基本上只剩深藍)。
一些社運圈的年輕人,有時候會私下調侃,黃老師雖出身政治系,但對於現實政治的判斷往往過於天真浪漫,就以籌組左翼聯盟並立刻參選大安文山區市議員為例,當時一些年輕人極力勸阻,為他分析評估選戰利害,可他執意為之,認定「此刻左翼崛起之形勢大好」,寧願賠上自己的退休養老金也要投入。而包含黃德北老師在內,幾位學者帶頭在學界捲動連署,呼籲富士康開放學界入廠調查、終結血汗工廠。